Health Tips
Enough blood in you?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obesity caused by over-nutrition. Still, are you sure anemia will not happen to you? In...
Read MoreHeart Healthy Claypot Rice
Recently, the weather has stayed cold, many people may choose to have a steaming hot claypot rice to warm themselves...
Read MoreSimmering Hot Pot: A Uric Crisis
As the days grew colder, we will all want to gather around for a nice little hot pot to warm...
Read MoreYum Cha and Dim Sum: Trap for Obesity?
Low activity of “Leptin” among the obese: vicious cycle leading to obesity There is a type of hormone in the...
Read MoreHigh Protein Diets for Healthy Weight Loss November 26, 2020
Abdominal obesity is a health problem which is becoming prevalent. However, people nowadays may take extreme measure when comes to...
Read MoreLess Salt Healthy Movement
Recently, a number of article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amount of sodium intake for a typical urban person is way...
Read MoreThe Frozen Yogurt Paradox
We all know that ice-creams are unhealthy and fattening. As a result, frozen yogurt has been gaining prominence during these...
Read MoreHappy Travelling: Healthy Eating Tips
Beware of Diarrhea and Stomach Upset Many people will chose to drink yoghurt to increase their probiotics counts. However, the...
Read MoreAre you getting enough omega-3?
Are you getting enough omega-3? Adult should aim to get 1 gram (1,000 mg) a day. Omega-3 deficiency symptoms include:...
Read MoreWho needs Omega 3?
For every age group – there’s evidence shown health benefits with Omega 3 through the life cycle from before birth...
Read MoreKnow more about your heart-healthy friend - Omega-3?
Omega-3 is a group of essential fatty acids, which generally cannot be synthesized by the body in adequate quantities. They...
Read MoreHealthy Eating Tips
Keep your plate bright When you prepare and cook meals at home, you have better control over the nutritional content...
Read MoreLearning to Read Labels: Choosing the Most Effective Health Products
The health foods sold in the market today are all labelled with “Food Labels” and “Nutrition Labels”. However, how many...
Read MoreWHO’s Newest “Low Sugar” Guidelines: Beware of Excessive Daily Intake
Since the year 2002, the WHO has recommended that the amount of daily sugar intake for each individual should be...
Read MoreRefreshing Summer Drinks: Hidden Health Traps
In this blazing summer heat, we are sweaty and easily feeling tired resulting in the frequent consumption of refreshing cold...
Read MoreHow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kinds of honey?
There are numerous honey products on the market and the prices range from a hundred dollars to several hundred dollars....
Read MoreHow to Choose the Suitable Calcium Supplement?
Calcium supplements are widely available with many varieties. Some of them claim to have the best absorption or the highest...
Read MoreGreen Tea & Onion Help Fighting Allergy
Green Tea & Onion Help Fighting Allergy: Allergy is common in Hong Kong and the prevalence is increasing. It is estimated...
Read MoreProbiotics
Gut flora consists of microorganisms living in the digestive tract. However, not all of them are beneficial. The good one...
Read MoreNourishment for Healthy Joint
Nourishment for Healthy Joint:Nourishment for Healthy Joint: Arthritis affects people of all ages, with approximately 35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suffering...
Read MoreAmazing food for a healthy immune system
Our immune system is the defense against “foreign invaders”. It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cell defects to...
Read MoreWhat is the calcium-rich alternative to milk
Calcium is known for its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strong bone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dietary patterns, Asians...
Read MoreRole of Fiber in Promoting Healthy Bowel Movement
Fast pace of life, irregular mealtime and heavy workload, these are all characteristics of a stressful lifestyle, which results in...
Read More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ish oil, Flaxseed oil and Perilla oil ?
Omega 3, 6 and 9 are all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ir numeric suffix represents the position of the double bond....
Read MoreWhy do we need to take natural supplements? Can we get all the nutrients from our diet?
Everyone knows a balanced diet can provide adequate nutrients. However, people with busy life may not be able to absorb...
Read MoreColostrum
Colostrum is the first precious gift from mother to her baby. It contains a balance nutrient composition that promotes healthy...
Read MoreBacon & sausage turn out to be Class A carcinogen?
Many people know that smoking and alcohol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cancer, but it’s too early to think you...
Read MoreHow to choose Antioxidants correctly?
Urban people stress healthy living, and how to prevent disease is probably our goal. However due to rapid pace of...
Read MoreCan Chicken and Pig Feet really help on Joint Health?
When you have the problems of joint stiffness, pain or swelling, especially when walking stairs or waking up in the...
Read MoreHow to supplement DHA apart from eating fish?
As we all know, deep sea fishes are rich in omega-3 fatty acids (DHA), which can promote the brain and...
Read More教你健康打邊爐
當氣溫逐步下降,代表著圍爐吃火鍋的時節又到了!眼看餐桌佈滿著林林總總的食物,您會不知不覺間愈吃愈多,逐漸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更可能導致腹瀉、胃氣脹、肚痛等情況。另外吃火鍋放題的肉類及加工肉款式多,吃過量可能暗藏危機,為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吃火鍋宜適可而止,也要懂得精明地揀選食材、湯底及醬料,讓吃火鍋都可以變成健康的聚餐活動! 火鍋潛在的健康風險 肉類高嘌呤 視為痛風元兇 嘌呤(又稱普林)是一種有機化合物,被身體代謝後會生產尿酸,即誘發痛風症 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高嘌呤的食物來自肉類、內臟、海鮮、酒精等火鍋經常出現的材料。加上火鍋的湯底會愈滾愈濃郁,其嘌呤含量也會愈來愈高,以致吃火鍋後較易出現關節痛問題。至於代謝嘌呤能力較弱、肥胖、糖尿病、腎病、更年期、家族遺傳等都是形成高尿酸及痛風的因素,需要謹慎選擇火鍋食材,避開「高」嘌呤的食物(可參考圖表一)。 食材脂肪高 影響心血管健康 各式各類的火鍋食材,例如是炸魚皮、枝竹、響鈴、肥牛、芝士腸、芝麻醬等,都屬於高熱量及脂肪的食物,其中炸物更含有反式脂肪和致癌物質,進食過量有機會致肥及致癌。另外每4片肥牛(大約40克),已相當於1碗白飯(大約220卡路里)的熱量 ¹,脂肪含量亦高達25克(相當於5茶匙油),熱量比起鮮牛肉高出5倍(可參考圖表二),也是湯底愈滾愈油膩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動物性還是植物性的脂肪酸,攝取過量仍然會造成肥胖問題,令過多脂肪積存於身體,甚至血管壁,以致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 ¹食物安全中心(食物營養計算器) 湯底、醬料鈉質高 容易令身體積水 一般火鍋店都會提供麻辣、沙爹、豬骨、日式醬油、椒鹽豬肚等多款高鈉的火鍋湯底,讓湯料的風味融入食材當中,能提升食物的鮮味。另外一般人吃火鍋亦會沾醬,例如是醬油、沙茶醬、辣椒醬、蒜蓉醬等,令整體的鈉攝取大大增加。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即大約一茶匙食鹽)² ,其中每一湯匙的醬油(約15克)含有大概870毫克鈉,已接近建議上限的一半(可參考圖表三)。當身體積存多餘的鈉離子,會把水分留在體內,有機會造成水腫問題,亦可能導致血容量上升,影響血壓水平。 ²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 Guideline:...
Read More什麼是麥蘆卡蜂蜜 ?
天氣轉涼或者平日用聲多,都容易令喉嚨變得乾燥及易敏,立即沖調一杯蜂蜜水可以瞬間滋潤喉嚨,紓緩喉嚨痕癢。隨著都市人愈來愈注重健康,高抗菌活性的「麥蘆卡蜂蜜」自然成為焦點,這種蜂蜜的吸引之處是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而生產過程更經過嚴格監控,被譽為「紐西蘭國寶」。加上麥蘆卡蜂蜜不但可以潤喉,更有助針對消化系統、肌膚及呼吸道提供保健功效,同時保留原有蜂蜜香甜美味的特點,因此非常適合轉季時食用! 目錄 甚麼是麥蘆卡蜂蜜? 麥蘆卡蜂蜜與一般蜂蜜的分別 UMF®數值代表甚麼? CATALO麥蘆卡蜂蜜通過多重品質檢測 麥蘆卡蜂蜜的功效 麥蘆卡蜂蜜的適用人士 如何正確食用麥盧卡蜂蜜? CATALO 精選蜂產品 1. 甚麼是麥蘆卡蜂蜜? 麥蘆卡蜂蜜主要是來自紐西蘭獨有的麥蘆卡樹,由當地的蜜蜂採集花蜜而成,比一般的蜂蜜更為珍貴,獨具抗菌功效。原因是麥蘆卡蜂蜜蘊含獨特活性成分 — 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 (MGO),屬於一種抗菌因子,具有抵抗壞菌、改善腸胃及消化系統、紓緩口腔問題及提升免疫力等保健功效,使麥蘆卡蜂蜜成為紐西蘭的國寶級特產。另外麥蘆卡蜂蜜擁有豐富維他命、礦物質及多種天然營養,例如有胺基酸、維他命B雜、鐵質、鋅質等,能迅速補充身體所需養分、強身養生,其抗氧化功能更有助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2. 麥蘆卡蜂蜜與一般蜂蜜的分別 麥蘆卡蜂蜜是紐西蘭的獨有成分,而且產量稀少,每年只有大約二萬到三萬噸的產量,相對普通蜂蜜每年生產過百萬噸更為稀有。另外麥蘆卡蜂蜜比一般蜂蜜優質是基於其高抗菌活性成分MGO,具有卓越抗菌保健功效,更受紐西蘭活性麥蘆卡蜂蜜協會的嚴謹監測及評審,相比一般蜂蜜只作普通食品用途,其功效及安全性顯然更高。...
Read More食素有益又健康?
近年出現不少素食餐廳、素食嘉年華、素食展等等,好多人都開始響應素食潮流。不過,吃素並非一定健康,快來探討如何健康又均衡地食素吧! 素食≠純素 一般的素食者可分為四類型¹,分別是: (1) 純素食:只吃植物性食物,如穀物類及蔬果類,所有動物肉以及來自動物的食品如蜜糖、蛋及奶類都不吃。 (2) 奶素食:除了奶類製品,其他動物性食物都不吃。 (3) 蛋素食:不吃動物性食物及奶類製品,但會進食蛋類食品。 (4) 奶蛋素食:不吃動物性食物及其製品,但會吃蛋類和奶類食品。 ¹ 衛生防護中心(均衡素食的要點) 食素有益又健康? 改善心血管健康 美國心臟協會有研究指出,吃素或有助於穩定膽固醇,提升心血管健康²。主要是基於植物性食物大多數的脂肪含量較肉類少,且不含膽固醇及反式脂肪,又能夠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有助身體帶走腸道多餘的油分,或有助於穩定體脂水平。另外,蔬果菜當中含豐富的鉀質,可有助平衡體內的鈉離子,促進身體排走多餘水分,或有助於穩定血壓水平。不論是素食還是雜食人士,每天吃三份蔬菜、兩份水果,都對心血管有益。不過,吃素未必能夠治療三高,所以患有三高的人士宜諮詢醫生的意見才開始長期吃素。 ² Andrea, J. G., et al. (2021). Relationship...
Read More了解糖尿病
了解糖尿病 有研究指出,現時香港約有七十多萬人患有糖尿病,而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到了2030年,香港的糖尿病人數將會上升至九十二萬人¹,是香港十大致命疾病的其中之一。雖然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但絕對可以預防。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著想,一起來認識糖尿病! ¹ 香港糖尿聯會。(2011)。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分為三類;第一型糖尿病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常見於幼童或青少年身上,基於患者的胰臟不能夠自然產生胰島素,以致身體無法有效地將葡萄糖轉化成肝醣和三酸甘油脂,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造成糖尿病。這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定量的為身體注射胰島素,從而控制進食前後穩定的血糖指數。若控制不佳,可能會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 至於第二型糖尿病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比較常見於成年人群組,是基於身體細胞產生「胰島素抗性」,不能夠有效地利用胰島素而引起的高血糖問題,患者通常伴隨著過重或者缺乏運動的特徵,而患病的症狀包括容易覺得疲倦、傷口不容易癒合、視力轉差、皮膚痕癢、口乾或是容易肚餓等,嚴重更可能增加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病變的風險。患者一般都需要靠藥物或注射胰島素、調節飲食以及做運動去減慢病情惡化。 出現於懷孕期間的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是暫時性的高血糖症狀,基於懷孕期間體內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而致。妊娠期糖尿病容易發生在懷孕期第24至28週左右,情況持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增加分娩時的危險程度。不過患者只要聽取醫生的建議,並注意健康飲食,妊娠期糖尿病很大機會於產後消失。 拆解糖尿病的迷思 迷思一:只要不吃糖或節食,就可以控制血糖水平? 減低糖分攝取的確是控制血糖水平的第一步,不過要注意並非「戒」糖,而是定時及定量的攝取含糖分的食物。由於節食和不吃糖有機會造成血糖過低的情況,容易導致頭痛、心跳加速、噁心或休克等症狀,所以糖分對於糖尿病患者仍然十分重要。 迷思二:飲用秋葵水可以降血糖? 有人指,秋葵的黏液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浸水後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減慢糖分吸收。事實上,秋葵中可溶在水裡的纖維並不多,另外只飲用秋葵水而不吃降血糖藥,反而會令血糖水平失控。其實平日飲食中,我們都可以輕易攝取到水溶性膳食纖維,包括是水果、蔬菜、穀物類、種子及果仁等食物,加上目前未有研究證實長期飲用秋葵水實屬安全可效,因此不要過分依賴偏方。嚴重患者更不可以單靠調節飲食來控制血糖水平。 迷思三:偏瘦人士不會患糖尿病? 由於一型糖尿病是與自身免疫系統異常、病毒感染或是遺傳有關,偏瘦人士亦有機會患這類疾病。至於二型糖尿病大多數是肥胖或葡萄糖耐量異常所引起,過重人士的確是較高風險;若然偏瘦人士經常暴飲暴食,多攝入高糖及肥膩食物,同時缺乏運動,仍然會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抗性,促使高血糖的形成。因此偏瘦人士雖然並非「高危一族」,但也不容忽視控糖的重要性。 控糖小貼士 1. 定期進行血糖檢測 要預防糖尿病,必定要定期檢查血糖水平。建議40歲或以上的人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或者添置家用血糖測驗機,多留意自己的空腹及進食後的控糖表現;若果空腹血糖達4-5.6mmol/L 指數,進食後兩小時後達4-7.8mmol/L指數,以及糖化血紅素(HbA1c)達5.7%以下(化驗室檢測的指數),即是正常的血糖水平。一旦血糖水平異常地高,就要及早就醫,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段。詳細可參考圖表一(血糖檢驗指數表)。...
Read More六種保護關節營養
六種保護關節營養 關節痛的形成 關節是指兩塊骨頭之間的接合位置,當中包括有關節囊,負責包覆整個關節的組織,鎖緊關節液。關節液即是骨頭之間的緩衝液,幫助潤滑關節,提升關節的靈活度,為兩端軟骨提供養份。骨頭的末端由軟骨包裹著,能夠保護骨頭,防止骨頭末端互相接觸及磨擦。通常關節痛的形成可以受年齡、環境、賀爾蒙、飲食和活動量 等因素影響。而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痛種類,是基於關節液逐漸減少、關節囊萎縮、骨質增生等狀況而成。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基於組織發炎而破壞關節的結構,以致產生紅腫痛等症狀。 香港中文大學有調查顯示,接近一半受訪市民都受關節或膝頭痛困擾,而受訪者當中有年輕市民30歲就已經有關節痛問題¹,證明這並非只是一個老人病,年輕一族都有機會受到影響。不少上班族每天都需要久坐超過8小時,經常缺乏運動和伸展,令關節長期維持同樣的姿勢,容易造成關節僵硬及活動不順。除此之外,長期穿着高跟鞋,和經常重複運用關節工作的人士,例如是清潔工、搬運人員和按摩服務員等等,甚至是職業運動員,都經常要重複某些動作,令到關節長期磨擦,造成肌腱及軟組織發炎受傷。 ¹香港肌肉骨骼痛學會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2019 因此要趁年輕多補充對關節有益的營養素!以下是保護關節所需的六大營養: 奧米加3 奧米加3(Omega 3)脂肪酸能減低體內發炎物質的水平,從而減輕關節痛楚。除此之外,奧米加3還可以保持肌膚潤滑,有助控制膽固醇含量,促進腦部及眼睛健康。富含奧米加3的食物來源包括有三文魚、沙甸魚、鯖魚、核桃、亞麻籽、深海魚油、微海藻、磷蝦油等。不過奧米加3對於關節的修護主要是降低疼痛反應,並沒有真正根治發炎的成因,屬於治標方法。萬一患者誤以為這些止痛效果等同解決了關節炎問題,從而掉以輕心,繼續如常使用受傷關節,結果更可能會加速其退化。 鈣質 鈣質主要為身體加強骨質的密度,保持健康的骨骼結構,從而幫助支撐整個身體。若果骨質密度較差,或是患有骨質疏鬆問題,會令骨骼結構慢慢改變,有機會造成O型腿、X型腿、脊柱側彎、駝背等問題,令到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大大增加,加速關節之間的磨損及退化程度。要為關節健康,就要定時補鈣才可以強化骨質。攝取量方面,成年人每日需要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而年過50歲的女士及長者則需要另加200毫克的鈣質。不過要注意人體單次最高的鈣吸收量大約是500毫克不等,宜分開兩至三次去攝入含鈣的食品。 食物來源包括有牛奶、乳酪、芝士、沙甸魚、豆製品、芝麻、海藻鈣、珊瑚鈣等等。從豬骨或排骨湯中攝取鈣質則大錯特錯,因為骨頭中的鈣是不易溶於水,而且湯水的脂肪含量十分高,因此不建議從骨湯中攝取鈣。另外可參考以下三個日常補鈣的攝取方法。 維他命C 維他命C除了可以提升免疫力以及保持皮膚健康之外,還可以促進骨骼中的鈣質吸收,以及刺激關節中的膠原蛋白合成。另外維他命C也是天然的抗氧化劑,有助阻礙自由基去破壞關節細胞,延緩關節退化。 至於攝取量方面,成年人每日需要75-90毫克維他命C,只要每天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就能輕易滿足一日所需,而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包括有奇異果、橙、針葉櫻桃、苦瓜、西蘭花、車厘茄等。 鯨臘脂肪酸 鯨臘脂肪酸,是一種天然的脂肪酸組合。在改善退化性關節問題上,鯨臘脂肪酸能促進關節細胞再生及增加關節潤滑液,既可保護骨端免受磨損,亦可讓新生的軟骨組織有足夠空間成長,乃全面照顧關節的治本方法。 透明質酸 透明質酸是一種糖胺聚醣,自然存在於人體的皮膚、神經、結締組織和關節液中,擁有強力的鎖水功能,經常添加於精華液、乳液、面膜等護膚產品中作保濕功效。另外透明質酸也是關節軟骨的重要成分,能夠促進軟骨鎖緊關節液,防止流失,保護骨端軟骨。在一般關節手術當中,醫生會直接於患者的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減少關節磨擦,即時紓緩關節痛問題,而口服透明質酸也能夠做到同樣效果,保護關節。 水解骨膠原...
Read More您夠血嗎?
大部份人只會擔心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問題,大家是否以為貧血不會發生在您身上?事實上,香港紅十字會上月公佈,2014年不合格捐血人士較前年增加近半成,超過一半是因為血紅素不足,俗稱「唔夠血」。其實只要您飲食不均衡,已經隨時會墮入貧血危機。今日就教大家如何補血。 貧血帶來的困擾 血紅素是貧血的指標,負責輸送營養給我們全身的細胞。如果男士低過13g/dL,女士低過11.5g/dL,便屬於貧血。貧血一族不但會經常面無血色,指甲凹陷,亦會容易疲倦,提不起勁,集中力下降,手震,心跳快,甚至頭暈,令健康大打折扣。 脫離貧血一族 想每一日都面色紅潤,精神奕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飲食原則︰ 補血四大元素 鐵: 身體正常有3500毫克鐵質,是製造血紅素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是預防貧血的最基礎原料,但鐵質會不斷透過尿液、膽汁、皮膚、腸道及女性的月經等流失。要有效補血,建議可多進食以下食物,但要注意紅肉含較高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所以一個成年人為例,每天建議進食不超過6兩肉為佳,即是6隻麻雀大小的肉。 維他命B12: 幫助製造正常的紅血球,常見於蜆、蠔、沙甸魚及火雞肉等,但由於只來自動物,所以素食者比較容易缺乏,建議可以多吃穀物早餐補充。 葉酸: 又稱維他命B9,是造血維他命。如果缺乏葉酸,紅血球會異常大但不成熟,所以壽命會較短。豐富來源包括穀物早餐、菠菜、西蘭花、蘆荀、雞心豆和橙等。 維他命C: 膳食纖維會阻礙植物性鐵質吸收,所以建議大家於同餐中可進食含豐富維他命C的奇異果或番石榴,減少鐵質在小腸的鹼性環境中沉澱,幫助吸收。 避免同時進食「減鐵食物」,包括高植酸、草酸及單寧酸食物。例如大家盡量不要一邊飲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啤酒,一邊進食,最好飯後一小時先飲;亦要記住不要一邊食朱古力、花生,一邊食正餐。而菠菜的草酸含量亦較高,大家烹調時可先汆水,可以減少部份草酸。 建議以天然食物攝取鐵質,因為鐵丸容易吸收過量,可能會造成便秘問題,甚至會導致血管發炎,長遠還會破壞心臟血管健康。 補鐵好幫手 希望大家從今日開始,做一個有血色,精力充沛的人!
Read More傷心煲仔飯
近日天氣持續寒冷,相信很多人都想食個熱辣辣的煲仔飯暖下身。但傳統的煲仔飯多肉少菜,惹味香口的醃製臘味更加不少得,多吃煲仔飯不但令您腰間多一團肉,更可能隱藏著心臟危機! 「傷心煲仔飯」? 1. 油份超標 傳統的煲仔飯會將食材和米飯一齊蒸煮,常用的食材都是高油的臘味、連皮或帶骨的肉類,例如1條臘腸已有70%至80%是來自脂肪,加上蒸煮過程會令肉裡面的肥油充分滲入每一粒飯粒,令每一口飯都是「肥淋淋」。另外,通常食肆為了令煲仔飯更加惹味及方便清潔,都會在煲內預先抹一層油,令煲仔飯的脂肪含量再大大提升。當我們經常進食這些飽和脂肪含量爆標的煲仔飯時,會容易令體內的膽固醇急升,並令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積聚於血管內壁,久而久之更加會形成斑塊,增加血管栓塞及冠心病的機會。 2. 高鹽 煲仔飯中受歡迎的臘肉、臘腸、潤腸、臘鴨等全是經大量鹽分醃製的加工肉類,1條臘腸已含每天鹽份攝取量的1/3;再加上大家都喜歡習慣用甜豉油調味,這些含有味精及油的甜豉油,每2湯匙已佔每日鈉攝取量上限的8成,真的是鹹上加鹹,多吃容易增加高血壓風險。 3. 缺乏膳食纖維 通常煲仔飯配料以肉類為主,蔬菜則是少之有少,缺乏纖維的情況下,令膽固醇更難排走,有入無出。 聰明地吃煲仔飯 1. 市面上的煲仔飯款色眾多,大家不妨可以根據以下的熱量分析表作出較健康的選擇,並盡量避免臘腸臘鴨。因為臘味於加工時會產生化學物質亞硝胺,在消化過程中,部分亞硝胺更會積聚在肝臟,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癌細胞,大大影響我們的健康。 2. 很多人吃煲仔飯都是無「飯焦」不歡,但碳水化合物經長時間高溫烹調,或會產生致癌物質,還是謝絕飯焦為妙。 3. 1客煲仔飯的飯量一般已經相等於約1.5碗至2碗飯,建議最好與2至3人分享1客煲仔飯,並去除肉眼見到的肥肉及皮。...
Read More一盅兩件 致肥陷阱?
肥人「瘦素」活性低 致肥的惡性循環 人體內有一種叫「瘦素」的荷爾蒙,可以抑制食慾,提升基礎代謝率及人體消耗熱量的能力。「瘦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肥人體內「瘦素」較多但活性低,瘦人則較少但活性高。簡單而說,如果我們吃高卡高脂食物,會抑制「瘦素」分泌,令我們代謝率變低,容易形成脂肪,但當我們體型愈肥,體內的「瘦素」活性會更低,我們會愈想進食,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智選紅綠燈點心 免墮致肥陷阱 點心款式多不勝數,其中有很多更是高脂高卡,不想愈食愈肥?現在教大家怎樣選擇點心,以免墮入致肥陷阱。 紅燈︰最不健康點心 不要多點 黃燈︰可適量進食點心 綠燈︰較健康點心 可多點 *根據每日攝取1,500卡路里人士而定 **根據每日攝取2,000卡路里人士而定 揀點心五大原則︰ 蒸點總比炸點健康,例如菜肉包比生煎包少油,無謂再令脂肪加倍 選擇有飽肚感的點心,例如包類、腸粉或蒸糕;避免不飽肚的全肉點心,例如排骨、山竹牛肉、鳳爪等 大部份點心已含一定份量的碳水化合物,1小碗的炒粉麵飯已有約150卡路里,及超過1茶匙油,於同餐就可免則免 點心通常隱藏很多肥肉肥油,已滿佈膽固醇陷阱,必須避開明顯高膽固醇點心,如豬肝/鵪鶉蛋燒賣、胡椒豬肚、柱侯金錢肚、椒鹽魷魚等 每款點心最多食1件或1/3籠,每次約5-6款點心為限,當中包括1款包類,1款腸粉及1款灼菜 綠咖啡豆燒脂專家 Reference:...
Read More烚下烚下 尿酸危機
近日天氣愈來愈凍,相信大家都想圍埋一齊打邊爐,過個暖笠笠的冬天。但在「任飲任食」的誘惑下,除了要注意「高油、高膽固醇」外,還要注意隱藏著的「高尿酸」危機,有高尿酸問題人士必須格外小心! 火鍋食材 多含高嘌呤 食物中的核蛋白經消化分解後會產生嘌呤,再經肝臟代謝後會變成尿酸。但偏偏有很多打邊爐的食材都是高嘌呤,加上越烚得耐,嘌呤會越溶於湯底,是誘發高尿酸問題的根源。 火鍋食材一覽表 小提示: 動物類蛋白質較植物類影響較大,建議先減少高嘌呤動物類食物 烚得健康 您我做到 近年調查發現尿酸問題再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至20多歲都會發生。其實打邊爐的基本概念是健康的,可是因為各食店都紛紛推出「任飲任食、無限添飲」的套餐,加上層出不窮的「養生湯底」,令打邊爐危機四伏。想烚得健康,安坐家中打邊爐會是最健康之選。 以下是一些打邊爐小貼士: 自選沒有配料的清湯作為湯底,可加少許鹽、蒜頭、薑片及胡椒調味,避免落雞粉;又或者可加一些蘿蔔、粟米、馬蹄粒及番茄作一個健康清甜湯底;建議不要買標榜滋潤降火的藥膳湯底,因為長時間滾住藥材,沒有藥效之餘,更會變得燥熱及令嘌呤含量急升 一鍋兩食,一邊烚肉類,另一邊烚菜類及粉麵類 嘌呤含量取決於食材及煲滾時間,應選擇低嘌呤及易熟食物 每一碗火鍋食物,應有半碗為蔬菜,其餘是肉類及粉麵類各半 到尾聲時不要飲「邊爐湯」,這是集味精、油脂、膽固醇及嘌呤的「精華」 避免加生雞蛋到「混醬」,建議自家製造健康火鍋醬;例如可先將白蘿蔔磨成蓉,再按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白醋、蔥花及生辣椒,醒胃又健康
Read More高蛋白質飲食 健康瘦身法
「中央肥胖」問題越來越普遍,但很多人胡亂節食,身體無足夠能量,令新陳代謝變慢,減肥效果事倍功半。原來進食含高含量的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以令你更有效達成減肥目標。 蛋白質對人體非常重要 蛋白質能讓我們有飽肚感,是減肥餐單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機能健康的重要營養,使我們的指甲堅硬、頭髮柔韌,建立及修復肌肉、製造紅血球,維持腦部、神經系統及細胞信號傳導的效率,更可於不同器官製造酵素,並製造免疫抗體維持抵抗力*。 *Ref: The Structures of Life,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ral Medical Sciences, U.S. Dept of Health...
Read More健康減鹽大行動
近日有多篇報導指出都市人攝取鈉質的份量,遠超世衛標準的2000毫克,亦即1茶匙的鹽。為了減少因長期攝取過多鹽份而導致患上高血壓、腎病及中風的風險,現在就教大家避開日常飲食中的「高鹽陷阱」,智選低鹽少鈉的食物。 「高鹽飲食」 的後果 減鹽大行動 世界癌症學會發現,從飲食著手減鹽,就可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大家要緊記,食物處理過程愈複雜,通常鹽含量都較高,例如牛丸會比鮮牛肉高,午餐肉會比鮮肉片高,煙燻三文魚會比魚生高等。雖然要實行低鹽飲食並不易,但大家可參考以下可行的建議: 1. 平日多吃高鉀食物*,平衡電解質之餘,亦可降低血壓和中風的風險2. 揀選新鮮食材,少吃加工、醃製、煙燻、罐頭、包裝及速食食品3. 選用天然香料,例如肉桂、五香、香草、胡椒、芫茜、蔥、蒜、醋、檸檬汁等取替醬油及鹽4. 外出飲食時,選擇新鮮肉片,取代牛丸、墨丸、魚蛋、魚腐或雲吞水餃。不要撈茨汁食飯,少點額外醬料如薑蓉或豉油,不飲味精湯。5. 看清營養標籤,一些標榜「無鹽」食品,其實只是沒有添加鹽,但可能已添加大量味精。一些標榜「減鹽」食品如「減鹽午餐肉」,只是較原裝少25%鹽,但仍屬高鹽,所以要購買真正的低鹽食物,必需留意營養標籤 * 注意: 患有慢性腎衰竭、糖尿病或正在服用某類血壓藥人士則不宜攝取過多,以免未能把多餘的鉀質排出體外,容易造成高血鉀或心率不正等問題,詳情請咨詢醫生。 DIY低鹽高鉀食譜 做法: 1. 先把紫心蕃薯、馬鈴薯洗淨去皮,烚熟備用...
Read More開心旅行 健康飲食錦囊
但很多人都會選擇飲酸奶來補充益菌,但大部分所含的糖份卻是驚人,如1支細細支 (大約100毫升) 的酸奶已含3粒方糖,飲2支已經超標;而且當中的益菌沒有標明耐酸性或耐室溫,難以控制益菌的穩定性及功效。所謂的乳酸飲品隨時只是1杯高糖糖水,因此「CATALO活性益生菌淨腸配方」將會是您的健康之選。 CATALO 好幫手: 特強活性益生菌腸道抗敏配方 特選10大高活性益菌菌種 含高達200億益生菌 紓緩旅行時偶發性便秘 旅行期間生活習慣改變,加上飲食多肉少菜,容易出現肚脹甚至偶發性便秘。要預防排便不暢,補充水份和纖維缺一不可。 健康錦囊 隨身攜帶1瓶水隨時飲用,到餐廳時應第一時間飲水。 於酒店享用早餐時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 少吃肉類,再服用1包 CATALO日日纖維,內含4.5克膳食纖維,可保持腸道蠕動,幫助消化,紓緩便秘。 可嘗試「腹式按摩排便法」-雙手互搭,從肚臍中央開始以順時針方向,圍著肚臍旋轉打轉1分鐘;再用同樣方法,逆時針按1分鐘,促進胃部及大小腸的蠕動。 旅行最緊要開心,不過也不要忽略飲食健康,希望藉著以上錦囊,讓大家做足準備,預防腸胃不適問題,迎接愉快旅程!...
Read More點食乳酪雪糕 先至健康?
大家都知食雪糕無益又易肥,所以近年興起食乳酪雪糕,因含有活性乳酸菌,亦看似健康又低脂。但你又知唔知,一杯放滿色彩繽粉配料的乳酪雪糕,其實也是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陷阱!想食健康嘅乳酪雪糕?就要識得揀、識得DIY! 對乳酪雪糕的誤解 乳酪雪糕主要由牛奶、蔗糖、甜味劑、色素、調味料及乳酸菌製成。為了保持幼滑質感,於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動物膠或植物膠作為穩定劑;部分店舖更為了增加口感,加入高脂肪的忌廉,實際上高卡又高脂。 而且原來1杯乳酪雪糕含35克糖份,比普通雪糕的31克糖更高,亦超越成人攝糖上限。加上各乳酪雪糕專門店以色彩繽粉的高卡自選配料為賣點,往往配料多過乳酪,結果高卡高脂又高糖,比雪糕更不健康! 以下配料少食為妙: 註: 配料所標示的份量為日常普遍使用於乳酪雪糕的參考份量,每1茶匙大約相等於5克 揀選健康配料 其實乳酪屬於奶品類,根據衛生署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我們每日應食用1至2份奶品類,乳酪雪糕可提供豐富蛋白質和鈣質之外,亦可有益腸道健康。 為了讓大家可以吃得健康一點,現在就教大家揀「天使配料」,拒絕「魔鬼配料」的引誘! 註: 配料所標示的份量為日常普遍使用於乳酪雪糕的參考份量,每1茶匙大約相等於5克 DIY有營乳酪雪糕 大家亦不妨在家中自製有營乳酪雪糕,含500毫克鈣質及67億活性益菌,卻只有170卡路里,真正健怡、美味又降溫! 芝麻豆腐乳酪雪糕...
Read More夏日消暑飲品 隱形健康陷阱
夏日炎炎,大家都特別容易汗流浹背和感到疲倦,所以經常會飲凍飲消暑。而市面上售賣的飲品,有些聲稱可以迅速補充身體水份和能量,有些標榜健康低糖,但事實上這些飲品是否真的健怡? 如何飲得健康? 現在就以最受大家歡迎的夏日飲品逐一拆解,教大家小心當中的隱形陷阱,飲得健康! 陷阱一: 能量飲品 宣稱賣點: 有助提神,增加能量 真相: 含高咖啡因(80至146毫克),攝取過多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甚至失眠。且令人上癮,一旦停飲,可能會出現頭痛或易倦感覺 含最高糖分,1支已超每日糖份建議攝取量,是致肥陷阱 所含牛磺酸(其中一種氨基酸),可於體內自行製造,不用額外補充 所含碳水化合物,存在於天然食物,能於日常飲食中攝取 咖啡因知多少? 根據加拿大衛生署指引,建議成人每天攝取咖啡因上限為400毫克;孕婦為300毫克。大家若有飲咖啡奶茶的習慣,再飲多支能量飲品,就已經超標了! 陷阱二: 運動飲品 陷阱三: 低糖草本飲品...
Read More世衛最新「減糖」指引 日常飲食小心超標
最近世界衞生組織發表新擬定的減糖指引,重新制定糖分攝取量的上限,令人更關注日常飲食中糖分超標的問題。 由2002年起世衞建議每人每日的糖分攝取量,應佔全日總熱量攝取的10%以下,事隔12年,現在收緊建議攝取量應不多於5%---即是成年男士約25克糖(約5茶匙糖);成年女士則約19克糖(約4茶匙糖)。 世衛在12年來首次採取「減糖行動」,因現今有更多數據顯示,攝取過量糖分是致胖元兇,更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的風險。參考下表,大家更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也相當容易攝取過量糖分。 港式飲品/食品 - 糖分陷阱 可想而知,大家的「糖分QUOTA」並不多。因糖分無處不在,無論是煮食時添加的調味醬汁,或隱藏於包裝食物,甚至是營養產品中,處處都是糖分陷阱。所以如要選擇營養產品時,必須留意糖含量,以免加重不必要的負擔,得不償失了! 資料來源: 食物安全中心 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n_01_11.html http://www.cfs.gov.hk/tc_chi/nutrient/fc-resultpagec.php
Read More學睇標籤 揀最有效的健康產品
市面上健康產品皆有列明「食物標籤」及「營養標籤」,但大家又是否懂得閱讀、了解產品的成份和是否有效? 其實任產品標籤如何詳盡,都要我們識得睇重點才有用。現在就給大家一個簡單的介紹! 在健康食品的包裝上,如何分辨「食物標籤」及「營養標籤」? 睇清楚「食物標籤」及「營養標籤」重點 「食物標籤」是指食物包裝上的資料,當中包括「此日期前食用最佳」、「重量」及「食物成份」。「食物成份」以含量最多的排第一,含量其次的排第二,如此類推。大家可以留意營養丸劑是否有高含量的有效成份。市面上有些不法商人,為了令魚油丸在視覺上變得大粒,會於製作過程中添加飽和脂肪酸(如過量攝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誤導消費者其含有高濃度的魚油成份,而事實上其所含的人體必需脂肪酸(DHA及EPA)並不高。 「營養標籤」是食品營養素含量的統稱,例如「熱量」、「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總碳水化合物」、「糖」、「膳食纖維」及「鈉」等,食品皆需直接送交化驗所進行營養分析。大家要留意每食用份量的營養價值,不要只顧看每100克的數值,以免對營養成份的多寡有誤解。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非常重要! 有效原材料有別於有效成份,有效原材料固然重要,但在製作過程中,有可能令有效成份流失,因此有效成份的含量更為重要。 「標準化」是一項嚴謹的生產程序以確保產品的質素,確保每份量均含有不少於列明的數值。產品中有效成份的濃度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即代表這種活性植物成份的濃度為目前天然藥草界所公認,是為「標準化」(Standardization);而合乎公認標準的有效成份,就稱為「標準化萃取物」(Standardized Extract)。有「標準化」成份的產品雖然相對昂貴,但是唯一可保證有標準含量的「標準化萃取物」,是保障消費者的一項重要指標,可大大增加產品的可靠性。 例如很多坊間上的藍莓精華素,都刻意標榜其藍莓精華的含量,這是有效原材料,但其實有效萃取物是花青素,才是直接有益於人體的護眼物質。可是產品卻沒有列明萃取物的濃度,意即所含的植物活性成份很低。 「標準化」的標示方式 濃縮萃取比例 例子: CATALO金裝護眼藍莓精華 有效成份的萃取濃度 例子: CATALO金裝護眼藍莓精華 精明閱讀健康產品標籤三部曲:...
Read More你有吸收足夠的Omega-3嗎?
你知道自己身體所需嗎? 成人每天需要攝取1克(100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如果攝取量不足,會引致以下各種徵狀: 1. 皮膚警號 乾燥的皮膚和頭髮,指甲脆弱易斷 粗糙受損的皮膚 在手臂及大腿出現如雞皮般的小腫塊 頭皮屑 眼睛乾澀 2.注意力及集中力問題 注意力不足 專注力渙散 3. 情緒現象 易怒 情緒起伏 低挫折容忍力(遇上挫折時容易情緒激動或沮喪) 4. 精神及活力表現 容易疲倦...
Read More了解你的護心好友 Omega-3
Omega-3屬於「必需」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無法經人體自身合成,這些脂肪酸是身體細胞的細胞膜成分之一, 並維持體內各個器官運作健康正常。由於人體不能自行製造,所以只可經由食物攝取 。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含 ALA、DHA及EPA三種脂肪酸。當中屬於長鏈脂肪酸的DHA和EPA對人體健康尤其重要。其主要來源,DHA含量最為天然豐富的是深海魚的魚油包括三文魚和吞拿魚,而ALA則可從植物中攝取。 Omega-3 有什麼健康好處? Omega-3脂肪酸可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和舒緩關節不適,亦是維護大腦、行為及認知功能的重要營養素,對胎兒腦部發育尤其重要。Omega-3攝取量不足與情緒問題有關,令人容易低落、充滿戾氣和行為暴躁。 以上健康資訊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生或醫護人員的建議、或本網站提供的產品資料,亦絕非用作診斷,治療、醫療或預防任何疾病。閣下在進行任何飲食、運動方案及服用健康補充產品前,服用藥物前、對身體健康狀況有懷疑時,宜先諮詢專業健康護理人員意見。閣下亦不應服用任何未經專業醫員人士處方的藥物。 參考資料: Alzheimers Dement. 2010 Nov;6(6):456-64. doi: 10.1016/j.jalz.2010.01.013. Beneficial...
Read More哪些人士需要Omega-3?
隨著出生至年齡漸長, Omega-3脂肪酸在人生不同階段同樣重要,其健康好處已獲研究證實。 產前、懷孕期及初生嬰兒 兒童及青少年 成年人及長者 懷孕婦女具有較佳的手、眼協調能力。 及早補充足夠的Omega-3脂肪酸,對小朋友在腦部發育時期尤其重要,大大提升入學前及讀書時期的智力發展及表現。 改善學習及記憶能力,維持認知功能健康,延緩老化造成的認知問題。 胚胎的腦部及視覺功能發展較佳。 從飲食中攝取Omega-3長鏈脂肪酸包括DHA,有助提升孩子行為和學習表現如讀寫能力。 有助減少更年期婦女出現骨質流失的風險。 懷孕時間較足月,胎兒體重較足磅。 有助減少出現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視力問題及情緒低落等風險。 維持黃斑部健康 在產前攝取足夠的Omega-3脂肪酸(DHA),有機會減少早期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的風險。 多吃富含Omega-3長鏈脂肪酸的魚類,可提升學習表現。 有助提升記憶力 ...
Read More健康飲食之道
1.吃得出「色」! 在家中享受烹調之樂時,可以選擇健康又富營養的食物,據哈佛大學社會健康學院建議,可從不同顏色和種類的食物配搭中各取所需 : 食油要健康(例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包括煮食、沙律或其它用途。減少使用牛油,避免吸收反式脂肪,以免增加心腦血管堵塞的風險。 蔬菜要高纖 - 選擇帶有綠葉的蔬菜,或澱粉質含量較低者,因其豐富植物性纖維或有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有助預防心臟疾病。 水果要繽紛 - 多吃紫紅色水果如蕃茄、紅莓、藍莓和葡萄等,含大量抗氧化物如茄紅素、花青素、原花青素、白藜蘆醇等,有益心臟健康,亦可預防膽固醇氧化,保持血管暢通。 主糧要全穀 - 多吃全穀類食物如糙米、全麥麵包、穀麥意粉等,減少進食加工精製穀物如白米和白麵包等,可以補充健康所需的纖維及微量元素。全穀類食物的升糖指數相對地較低,減少血糖突然上升和引發糖尿病的風險,而高血糖食物有機會導致血管壁受損。 肉類要白肉減少進食紅肉,少吃煙肉、冷凍肉類及其它加工醃製食物。選擇魚類和豬肉,尤其是深海魚具有豐富Omega-3(包括EPA及DHA),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週應至少吃兩次深海魚(每次份量約為3.5安士),曾出現心臟問題人士每日應攝取1克EPA及DHA。 營養要均衡 - 對於不喜歡吃魚的人士,建議從其它途徑吸收Omega-3脂肪酸,例如在餐單中加入果仁,可當零食小吃或煮食材料,包括炒雜果仁、焗杏仁全烤雞,或製作涼拌沙律、調味醬汁等。 2. 煮得有「營」! 低脂烹調法...
Read More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鈣保健產品?
市面上的鈣質保健產品多不勝數,不少廠商都聲稱自己的鈣最容易被吸收,鈣含量最高,又或是提取自天然鈣。面對各式各樣的選擇,到底那一款是適合自己呢? 以下是兩個主要考慮因素: 1.) 鈣含量 要知道鈣補充劑的實際鈣含量,並不是留意「鈣化合物的」總含量,而是要看「元素鈣」的含量。不同成份的鈣補充劑,依照其化學分子結構大小,其含鈣量亦不同。一般而言,碳酸鈣的鈣含量為40%、硫酸鈣是23%、檸檬酸鈣是21%,而乳酸鈣是13%。值得注意是,雖然碳酸鈣的鈣含量較高,但容易胃部不適的人士,就建議選擇服用其他類別的鈣,原因是碳酸鈣需要較多的胃酸去消化因而導致胃氣脹或胃酸過多的情況。 2.) 吸收率 一個營養素是否能被人體好好利用,就要視乎吸收率,醫學上的用詞就是「生物利用率」,而生物利用率越高,就代表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率越多。因此在選擇鈣的補充品時,有時候其含鈣量的多寡並非代表一切,還要考慮到它的吸收率。 雖然鈣的吸收率會受不同因素影響,如年齡、服用量及飲食中的其他成分,但 就人體利用率而言,常見的鈣化合物中,就以檸檬酸鈣為最佳,經研究發現,其生物利用率是碳酸鈣的2.5倍。其次是乳酸鈣、葡萄酸鈣及碳酸鈣。 另一種逐漸普及的鈣保健品,就是以離子鈣形態為主的鈣補充劑。離子鈣是一種非結合性鈣,主要來自含豐富天然礦物質的珊瑚,可完全溶於水,在人體內呈游離狀態。由於是不需要再經過消化過程分解便能直接吸收及利用,所以離子鈣的吸收率不但高,而有助迅速維持體液和血液的酸鹼平衡。 不論任何年齡組別的人士,攝取足夠的鈣質都是非常重要,如果是習慣以保健品去補充鈣的朋友,緊記以上兩個因素,有時候比價格更重要,因為有時候較貴的鈣補充劑並不代表是最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緊要!
Read More對抗過敏剋星: 洋蔥&綠茶
過敏症狀在香港非常普遍,而且人數更逐年上升。據調查估計,香港平均每10人便有4人患有鼻敏症狀,兒童中更是每10人便有5個; 至於常見的食物過敏,在成年人中,約有3﹪人士有此問題食物過敏,兒童則高達8﹪當中大部分對海產及雞蛋過敏。此差異主要是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及腸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比較容易受過敏問題困擾。 甚麼是過敏症狀? 過敏症狀,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無害外來物質所產生的不正常反應,這些物質可以是花粉、灰塵、霉菌、竉物毛屑及食物等等的致敏原。但身體初次接觸到致敏原時,並不一定會出現反應,可以是在多次接觸後才引起敏感。 致敏原進入體內後,會刺激免疫系統的白血球製造過多的抗體(如IgE),這些抗體會和免疫系統的細胞結合,特別是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然後釋放一種稱爲組織胺的化學物質。組織胺會造成血管擴張和平滑肌收縮,最後產生過敏症狀。 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及症狀因人而異,一般包括皮膚出疹紅腫、氣喘、嘔吐、流眼水及鼻水;嚴重時可引發致命的過敏休克反應或嚴重氣管腫脹。因此絕不能輕視過敏症。 要免受敏感發作之苦,避免接觸或進食致敏原當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可惜很多致敏原都是避無可避,所以服用紓解過敏症藥物變成一種緩衝之計。不過很多此類抗敏藥都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包括渴睡、口乾、神經緊張和睡眠不安等,為患者帶來不少困擾。 其實抗敏藥所帶來的益處,不少營養素,包括洋蔥素精華、兒茶素、益多酚(EGCG)和多酚亦有同樣功效,而且這些營養素亦同時可增強自身免疫力,令抗敏功效更多全面。 洋蔥素 洋蔥素,又稱槲皮素,是一種活性生物類黃酮,亦是一種強效抗氧化物,主要存在於洋蔥、紅桑子、紅葡萄等物質當中。洋蔥素能穩定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的細胞膜,從而減少或消除組織胺的釋放,減輕敏感反應。此外,洋蔥素亦有抗炎的作用,對舒緩過敏引起的炎症也有幫助。由於洋蔥素能幫助吸收及維持維他命C活性,令加強穩定細胞表層,預防細胞變異。 兒茶素與益多酚 茶葉中含有極具保健功效的高活性抗氧化物兒茶素、益多酚(EGCG)和多酚。醫學實驗證明,綠茶當中的兒茶素和益多酚不但能有效增強免疫力,還可阻止IgE與IgE受體結合,減少身體分泌組織胺,從而改善過敏症狀。...
Read More為什麼要服食牛初乳? 與牛奶有什麼分別?
母乳是媽媽給嬰兒第一份最珍貴的禮物,內裡所含的營養既均衡又充足,有助嬰兒健康成長。雖然母乳有益,但香港的母乳餵哺率偏低。香港衛生署在2008年透過轄下的31間母嬰健康院,進行了為期三星期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2%受訪者於嬰兒首6個月喂哺母乳,較1998年的5.8%增加一倍,但相比其它地區,香港母乳喂哺率仍偏低。 在放棄餵哺母乳之下,媽媽通常會用奶粉作為母乳的代替品。奶粉在營養上絕對能滿足一般嬰兒的需要,但母乳(尤其是初乳)裡含有的免疫物質,卻是奶粉無法提供的,因此要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一般的配方奶粉或牛奶並不足夠。 牛初乳與牛奶的分別 嬰幼兒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上未成熟,特別是0-6歲的寶寶,由母體帶來的免疫因子已消耗,而自身所分泌的抗體又不足,免疫功能正處於不全期,所以這段時候需要借助外力提高免疫能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母乳對新生嬰兒的好處,但有否想過原來牛初乳對幼兒也有很大的益處。 牛初乳是指母牛產犢後首三天內所分泌的乳汁,不但含有普通牛奶的營養成分,其蛋白質、維他命及礦物質含量亦較高,而且牛初乳含有普通牛奶所缺的多種免疫球因子、抗體和免疫系統調節因子。當中的免疫球因子IgG是自然界中除人初乳外,唯一富含此因子的天然食品。除IgG外,牛初乳還蘊含生長因子、乳鐵蛋白,乳清蛋白等免疫物質,對增強體質、強化免疫功能,抗病菌都有極大幫助。 而牛初乳中的另一些免疫因子,可直接與腸道中一些致病原結合,抑制它們依附在腸道細胞上,改善腸胃機能。另外,牛初乳中所含的寡糖及其衍生物,亦可促進腸道中的益菌生長及幫助消化吸收。 由於牛初乳中的生長及免疫因子的分子結構與人初乳相似,所以極易被人體吸收,而牛初乳所含的免疫因子還要比人體高出40倍,故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高免疫力和增強體力的天然保健品。 怎麼選擇牛初乳 牛初乳中的免疫球因子IgG營養價值特別高,而現時IgG的數值亦可算是牛初乳行業中用於衡量產品質量的一個現行標准。因此在選購牛初乳時,一定要注意IgG的含量,要選擇取奶時間短的牛初乳。原因是牛初乳的營養成分與取奶時間成反比,取奶時間愈短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愈高: 乳牛生產後24小時內所分泌的乳汁,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可佔總蛋白量的40%以上,比人初乳的最多高出100倍;而在24小時後採集的,IgG含量會急速下降至4%;在48小時後至72小時內的IgG更會逐漸降至接近普通乳汁水平。 除留意取奶時間外,亦最好選購以牛初乳為主要原料,盡量避免選擇以牛初乳為添加成分的產品,以免牛初乳功效被大打折扣。而製造技術亦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以低溫技術製成的牛初乳產品最能有效保留牛初乳的營養成分。 另外,應選擇國際化專業生產牛初乳的大公司的產品,注意奶源地是否安全可靠,產品是否有國際質量認證,例如:...
Read More牛奶以外你還有什麼選擇?
鈣質對骨骼的重要性,相信無人不曉。由於亞洲人飲食習慣一般缺少鈣質的攝取量,因此不少香港的長者都患有骨質疏鬆症,而且值得關注的是,此情況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可能與缺少運動、缺乏陽光照射、飲過量的咖啡或過度減肥有關。 骨質是不斷分解及再生。骨質密度會於25至30歲是達到最高水平,此後,骨質就會開始以每年平均1%的速度慢慢流失。雖然如此,但攝取足夠的鈣質是沒有年齡限制,即使年輕時沒有吸收足夠的鈣質,但只要願意改變,就不會太遲。飲牛奶是攝取鈣質的簡易之法,但礙於味道或患有乳糖不耐症,並非所有人都能飲用,哪到底還有什麼食物含有豐富鈣質呢?不如我們就逐一探討! 1.) 奶類製品 除了牛奶,其實所有奶類製品包括芝士及乳酪都含豐富鈣質。一般而言,8安士的乳酪可以提供250-350毫克的鈣質,而1片車打芝士(28克)亦能提供118毫克。但需要注意的是奶類製品所含的脂肪量亦較高,因此對於肥胖或想保持美好身型的人士,可以選擇脫脂或低脂的奶類製品。 2.) 深綠色葉蔬菜 西蘭花、芥蘭及白菜等等,都是含有豐富鈣質的蔬菜。1碗熟的白葉(170克)已可提供158毫克鈣質。而其他蔬菜,包括菠菜、君達菜(豬乸菜)及甜菜頭雖然含有豐富鈣質,但同時含有影響鈣質吸收的草酸,因而不建議食用此類去補充鈣。 3.) 豆類製品 1杯240毫升的加鈣豆漿可提供高達300毫克的鈣,因此屬於含鈣量高的飲料。而視乎製造過程,4安士的豆腐所提供的鈣質就介乎200-330毫升不等。一般而言,硬豆腐因為於製造過程加入硫酸鈣,所以鈣質含量會相對性地較高。 4.) 魚類 一些連骨的罐裝魚,如沙甸魚及三文魚,都是含有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100克的罐裝沙甸魚已可提供240毫克的鈣。可是罐頭食品一般含鹽量偏高,因此不建議經常進食。 ...
Read More益生菌
人體腸道中有大量的細菌群(菌叢),不過並非所有細菌都是有益的,有益的細菌被稱為「益生菌」或「好菌」。而細菌之間的平衡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能夠影響好壞菌平衡的因素有不少,當中包括飲食不當、生活壓力、服用藥物或接受放射線治療等。當病菌占了優勢,便會造成消化道的不適,比如腹瀉、便秘、脹氣等。 體內的益菌數量繁多,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是「乳酸菌」,它們在人體消化系统中擔當重要角色,能幫助消化食物、營養吸收、促進腸道蠕動,此外更可提升抵抗力。對人體有重要作用的乳酸菌包括以下三種: 1. 長雙岐桿菌 能保持腸道菌群的數量,維持益菌的平衡,抑制害菌的生長,促進腸道蠕動,防止偶發性腹瀉和便秘。並能刺激體內免疫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2. 嗜乳酸桿菌 此菌普遍存在於口腔、腸道及陰道中。能增加大腸內益生菌的數量,平衡腸道健康,抑制壞菌生長。有研究證實能或有助穩定膽固醇水平,維持心臟血管健康。 3. 雙叉乳桿菌(又稱比霏德氏菌) 雙岐桿菌是人體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菌屬,而比霏德氏菌就是該菌屬的其中一分子,可幫助人體合成維他命B群、維他命及葉酸,並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除此之外,有醫學研究指出,此菌可增強嬰兒的自身抵抗力。 由於腸內細菌與其宿主的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所以建議大家,特別是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多肉少菜的年青人、容易便秘者或減肥人士,不妨於日常生活中攝取適量的乳酸菌,增進身體健康補充養份。
Read More提升自身抵抗力的天然好幫手 -- 姬松茸
人體的免疫系統除負責對抗「外來入侵者」,亦負責偵測及修改任何不正常的細胞變化。因此,維持免疫系統健康,身體自然健康。 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免疫力便會降低。除年齡外,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還包括壓力。不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當人長期承受重大壓力,免疫系統會遭到破壞,令人容易染上疾病。其次是環境污染,如空氣污染、二手煙、殘餘農藥、重金屬及幅射等,而營養不良也能令免疫力下降有關。 都市中生活的人,每天都要面對許多壓力,加上生活習慣紊亂空氣混濁,最容易導致免疫機能出現問題,從而引發更嚴重的頑疾。要增強抵抗力,我們可以從飲食上入手,因為食物與健康有著重要關聯。 姬松茸: 增強免疫力的好幫手 姬松茸是巴西聖保羅地區一種普遍食用的菇類,又稱「神菇」。由於當地的居民壽命較長又較少患病,姬松茸對健康的神奇效用漸漸受科學家所關注。 姬松茸由日本學者帶回日本,經多年科學研究顯示,姬松茸所含的活性成分包括ß-D-葡聚糖)及ABMK-22新低分子成分)多於其他任何菇類多,而ß-D-葡聚糖更是靈芝的5倍其所含的「多醣體」(葡聚糖),因此姬松茸可有效調節身體機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從而提升抗病能力,促進維持健康。
Read More纖維對促進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都市人生活繁忙,食無定時,再加工作壓力大,很多時都會受便秘的困擾。中文大學於2010年所做的一個研究調查發現,約有25%港人飽受便秘困擾,當中有16%的人並無尋求解決方法;而且大部分人認為便秘不是大問題或屬正常。由此可見,港人對此的危機意識並不強烈。其實,持續無法排出體內宿便,毒素累積,令新陳代謝亦逐漸減慢,引起皮膚粗糙、暗瘡湧現及提早衰老等問題;嚴重時更可引致大腸癌,因此我們絕不能輕視便秘! 要維持腸部健康排便暢通,攝取足夠纖維,仍然是最實際、最具成效的方法。食物纖維分「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兩種。「非水溶性纖維」主要來自全麥穀類製品、麥麩、種子及果仁等,能吸附腸內的殘渣及廢物,刺激大腸蠕動,然後把毒素及宿便排出體外,維持腸道健康。另外,由於身體積聚的毒素減少,腸胃機能暢順,可直接緩和口氣,而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更間接令肌膚通透亮滑,粉刺減少。 而「水溶性纖維」多存在於燕麥、豆類及蔬果,除有以上非水溶性纖維的 功效外,更可減慢腸道中的糖份及膽固醇消化,或有助穩定血糖及膽固醇水平,維持心臟及循環系統健康。此外,水溶性纖維更會幫助腸部製造益生菌,加上熱量低,對控制體重有一定幫助。 單從食物攝取 份量未必足夠 研究指出,成年人每天需吸取纖維20至25克方算足夠,然而實際上,大部份人平均每天只能取得17克,若要達到足夠份量,就要多吃4個西生菜或10個番茄。對於這項高難度要求,除多吃高纖食物外,幸好還有捷徑,市面上已推出不少食物纖維補充產品,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入飲品、粥湯類等,可口方便。所以除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妨多留意這些產品,否則當身體的警號響起,就已經太遲了。 預防便秘小貼士 1.) 多進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2.) 飲用足夠的水 3.) 每天做適量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 4.) 培養每日定時的如廁習慣。...
Read More蜜糖有咁多種,究竟有咩分別
市面上的蜂蜜產品林林總總,價錢到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顔色不一,其活性成份也不一。蜂蜜的種類是因應蜜蜂於不同花源所採集的花蜜而異,各種不同的蜂蜜的產地和功效不一。以下介紹兩款最常見取材自世界南部潔淨無污染的紐西蘭蜂蜜。 麥蘆卡蜂蜜 來自於紐西蘭野生麥蘆卡樹上的麥蘆卡花,由於世界上只有紐西蘭適合令有高抗菌活性的麥蘆卡樹及花生長,所以是麥蘆卡蜂蜜唯一的產地,令麥蘆卡蜂蜜變得更珍貴稀少。它蘊含豐富維他命、礦物質及氨基酸,其獨特的高殺菌和療傷功效聞名於世。經多項研究證實能有效抵抗各種細菌和疾病,改善腸胃、消化系統和口腔問題,因麥蘆卡蜂蜜含有一種特殊的抗菌活性物質「獨特麥蘆卡抗菌活性因子」 (Unique Manuka Factor™-UMF®)。這種穩定性和抗菌活性非常高的物質不會在其他蜂蜜中找到,亦只能在紐西蘭的麥蘆卡花上可以採集得到。而麥蘆卡蜂蜜的抗菌活性水平則由UMF®指數的大小來衡量,其數值愈高,抗菌功效就愈高。UMF®數值由5+至25+,ACTIVE UMF®10+或以上的麥蘆卡蜂蜜已可用作舒緩不同程度的腸胃、消化、口腔問題。消費者選購麥蘆卡蜂蜜時應留意標籤上有沒有清晰標明UMF®數值,因所有UMF®標誌都必須通過紐西蘭活性麥蘆卡蜂蜜協會的授權,經嚴謹測試後評核UMF®數值報告,才可以貼上UMF®數值標籤。 三葉草蜂蜜 除麥蘆卡蜂蜜外,提取自紐西蘭南部生長的野生三葉草蜂蜜,色澤雪白,質感光滑,味道濃郁,甘甜芳香。三葉草蜂蜜營養豐富,能解毒潤燥、改善皮膚粗糙、保持腸道暢通、消除疲勞、改善喉嚨不適等等。
Read More3油大不同 魚油Vs亞麻籽油Vs紫蘇籽油
不論奥米加3、6或9,它們全都是不飽和脂肪酸,數字只是代表了其首個不飽和位的位置。大家最熟悉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當然是DHA(3)及EPA(6),它們或有助穩定體內的血脂和膽固醇水平,更可以減低血栓塞的機會,預防心血管病,而DHA更是兒童智力和視力發展的重要養份。然而,另一種奧米加3-α亞麻酸(ALA),進入人體後,就會根據需要而轉化成DHA、EPA。 魚油 魚油含有豐富DHA及EPA,對大腦、心臟及視力健康非常重要。不過由於市面上的魚油良莠不齊,品質低劣的更可能含有重金屬或水銀,故購買時要留意來源地與是否有品質保證。另外,要注意魚油與魚肝油是不同的;魚肝油是提煉自魚的肝臟,作用是補充維他命A及維他命D,攝取過量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相反魚油則提煉自深海魚,一般是魚的腦及眼部,是提供奧米加3脂肪酸的一個不錯食物來源。 亞麻籽油 亞麻籽油是提供植物性奧米加3亞麻酸的一個豐富來源,同時亦含有奧米加6及9。雖然亞麻酸可被轉化成EPA 及DHA,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轉化過程的效率因人而異,而女士似乎有較佳的轉化率,這可能與女士比男士較少利用亞麻酸於脂肪酸氧化過程有關。另外,有不少因素,如生活習慣、奧米加3與6脂肪酸的比例、飲油習慣及維他命與礦物質的攝取量等等,都能影響轉化效率。 亞麻籽油的穩定性較低,極易氧化及變壞,所以保質期很短。因此,亞麻籽油並不適用於烹調,相對而言,膠囊裝的亞麻籽油保健食品會較佳,因為膠囊可以保持亞麻籽油免被破壞。 紫蘇籽油 與亞麻籽油相似,紫蘇籽油含有高量的亞麻酸,所以是素食人士補充奧米加3脂肪酸的另一個好選擇。事實上,它所含的亞麻酸比亞麻籽更高;此外它亦同時含有奧米加6與9脂肪酸。 紫蘇籽油除能提供奧米加3脂肪酸對身體的益處,臨床研究指出,紫蘇籽油對紓緩鼻敏感癥狀,如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及鼻塞等,因此是一個天然對抗過敏的好幫手。
Read More為甚麼要服食天然營養補充品? 從日常飲食中可得到足夠的維他命嗎?
眾所周知均衡飲食能汲取平衡的營養,但現今都市人生活繁忙,飲食不定時,導致未必能汲取足夠的營養。加上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營養的吸收率,例如保存方法及烹調方法。常見的例子是肉類在煮食過程中,時間和溫度愈高有可能會在肉的表面造成一些致癌物質,再加上過量的調味料、加工食品的化學及防腐劑,導致有可能進食了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可能對身體有害。又或者蔬菜中的營養,經高溫烹調後,許多養份如維他命C、B群和鐵質受到破壞,令養份損失。所以有均衡飲食,往往不等於能汲取均衡的營養。 除此之外,其他各種因素例如疾病、個人體質、食物污染、生活習慣(吸煙、飲酒),有可能令人體不能完全地吸收飲食上的營養。例如較年長的人士未必知道飲牛奶補鈣質的重要性,所以缺少由日常飲食中補充鈣的機會。因此,服食鈣補充劑是令一個有效方法去強健骨骼。鈣質能維持骨骼及牙齒健康,同時亦能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情況。鈣補充劑的最好選擇是以離子鈣形態為主。離子鈣是一種非結合性鈣,主要來自含豐富天然礦物質的珊瑚,在人體內呈游離狀態。由於是不需要再經過消化過程分解便能直接吸收及利用,所以離子鈣的吸收率不但高,而有助迅速維持體液和血液的酸鹼平衡。 如果基本的營養素吸收足夠後,額外的保健可能是必要的。日常飲食中經常都會進食到必需脂肪酸,而當中有好亦有壞。好的脂肪酸例如魚油中的奧米加3脂肪酸,能提取自深海魚,但東方人的飲食中較少機會食到深海魚,所以補充魚油補充劑能改善因炎症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而補充奧米加3能減輕身體發炎情況。魚油對關節痛人士亦有幫助,因關節的痛症因發炎而引起,魚油能減少關節的發炎,令關節痛情況減少。而關節軟骨勞損而引起的痛楚,止痛藥只能帶來短暫的舒緩,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另一種天然既有效的鯨腊脂肪酸,透過高科技提煉動物的脂肪酸,能有效減輕痛楚並補充關節滑液,減輕活動痛楚。配合水解第二型骨膠原,刺激關節軟骨再生,有效全面修護關節。 再者,細胞氧化是導致人衰老的原因,所以抗氧化對身體十分重要,即是要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因過多自由基積聚有可能攻擊正常細胞,引起相關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癌症、老人痴呆等等疾病。天然的抗氧化劑維他命C,能有效保護各類細胞的細胞膜免受自由基的侵害。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維他命C,但現今都市人飲食不定時,未必能從食物中汲取足夠的維他命C。此時就可透過補充天然補充劑。例如針葉櫻桃C精華的維他命C含量比橙多65倍,抗氧化之餘能增強免疫力。又例如有眼睛乾澀、退化、紅筋、視力模糊等等問題,藍苺中的花青素能有效維持雙眼健康。但超市可買到的人工種植藍苺,花青素含量較北歐野生藍苺低。因此必須服食標明花青素標準化百分比才對眼睛健康有幫助。較優質的產品會選用標準化25%花青素。而少數較專業的會採用頂級標準36%花青素。
Read More香腸煙肉竟然是一級致癌物?
很多人都知道吸煙和飲酒會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但千萬不要以為「不煙不酒」就不會中招,因為早前世界衞生組織(WHO)宣佈將加工肉列為1級致癌物,與煙酒看齊,現在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進食加工肉類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1級致癌物? 1級致癌物,即是被評為最高風險引致癌症的物質,常見的包括石棉、酒精、煙草、紫外線、甲醛、二噁英等。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共分析了過去數十年超過800份關於進食肉類和加工肉類與患癌風險的研究報告,最後決定將加工肉列為1級致癌物,而紅肉 (牛、豬、羊等) 則被列為第2級A類致癌物。 以後要戒食加工肉類嗎? 加工肉類例如香腸、火腿、午餐肉、漢堡扒、煙三文魚等,是指經過醃製、固化、發酵、煙燻或其他增強風味或增加保存期限的加工過程,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物質N-亞硝基化合物(NOC)和多環芳烴(PAH)。根據世衞數據,全球每年因進食加工肉導致癌症死亡人數有34,000人,主要都是與大腸及直腸癌有關,而每天只要進食50克加工肉,即約一條半腸仔或兩片煙肉,患上大腸癌的風險便會增加18%。雖然這類食物被評為致癌物,但大家都不用過於恐慌,不用立刻將加工肉列入「黑名單」,其實進食份量跟進食的頻密程度才是致癌關鍵,只要懂得注意進食量,久不久才吃一點點,對致癌風險也沒有太大影響。 對抗腸癌小貼士 要減低患癌風險,其實不困難,跟著以下的對抗腸癌小貼士吧! 多吃含豐富纖維及色彩繽紛的食物建議每天進食多種全穀類和豆類食物增加纖維量,幫助排走廢物和毒素,以及不少於五份的五色蔬果,例如橙黃色的南瓜、木瓜; 紅色的草莓、番茄; 白色的洋蔥、蒜頭; 紫藍色的藍莓、茄子; 以及所有深綠色蔬菜,吸收多種抗氧化物,減少健康細胞變異的機會 2. 減少進食紅肉及加工肉類 每天進食不多於100克 (約三兩)的紅肉(牛、豬、羊),多以較低脂的白肉(雞、魚)、奶製品、雞蛋和豆製品攝取蛋白質; 而加工肉類則最多一個月內只進食1-2次,每次不多於50克 3. 遠離煙酒,包括二手煙 4. 定期檢查腸道...
Read More抗氧化物 點揀先啱?
都市人講求健康生活,如何「抗老防病」更是大家每天都追求的生活態度。但礙於生活節奏急速,「工作與健康飲食」往往難以取得平衡,因此額外服用一些抗氧化物補充劑已經是必需的元素。但抗氧化物補充劑五花八門,加上每種食物食得過量的話,也會影響健康。我們應該如何去取得平衡?同時又應怎樣選擇才稱得上是智選? 抗氧化元素的益處 首先,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抗氧化元素的功用。它主要是對抗不停破壞我們細胞的自由基,保護我們身體內過億的細胞,是抗老防病的必需品。但原來抗氧化元素的種類多不勝數,簡單而言,大家不妨用顏色去分辨,齊齊吃得出「色」! 抗氧化元素 益處 紅色 茄紅素、維他命C 保護心臟,維持前列腺健康 橙黃色 β胡蘿蔔素、維他命C 維持健康視力,提升免疫力 綠色 葉黃素、維他命C 保護黃斑點,促進骨膠原合成...
Read More以形補形 雞腳豬腳補關節?
當關節出現僵硬、疼痛或腫脹,再加上早上起床、上落樓梯或蹲下時覺得關節酸痛無力,就要當心關節是否開始退化。關節退化並不只限於銀髮族,年輕一族隨時都可能成為高危份子,尤其肥胖、關節曾受傷、從事粗重工作、需長時間蹲著或站著的人士,更會提早出現退化。想維持關節年輕狀態,年老時亦可周遊列國?就要趁年輕時做好各種保養關節的措施。 雞腳、豬腳含豐富骨膠原 以形補形? 很多人都知道補充骨膠原可以維持關節健康。骨膠原又名膠原蛋白(Collagen),以不同形式存在於人體各處,第1型骨膠原廣泛存在於韌帶、皮膚、血管壁、牙齒以及硬骨中;而關節軟骨則以第2型骨膠原為主,主要是維持軟骨組織的彈性和結構。因此,攝取足夠的第2型骨膠原可修補軟骨,保持一定的張力與強度,不易磨蝕或斷裂。 坊間常聽聞多吃雞腳和豬腳可補充骨膠原。動物的表皮部份雖含有豐富的骨膠原,但並非以第2型骨膠原為主,而且連著含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油脂部份,經烹調後鹽份含量亦非常高,多吃或會增加患上三高的機會,且熱量過盛容易引致肥胖,最終得不償失。其實海參、木耳、山藥、海藻、海帶等都含有豐富膠質,是較健康的選擇,若同時攝取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更可輔助體內的骨膠原合成,事半功倍。 適量運動延緩關節退化 此外,成人應進行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帶氧運動,例如游泳、慢跑、踏單車、跳舞等,不但能有效控制體重,還可幫助鍛鍊肌肉筋骨,尤其是腿部肌肉,可對關節產生拉力與穩定性,減少關節損害。如本身患有關節退化問題的人士,建議選擇游泳,運動時可減少關節負荷。 常見的關節營養 除了骨膠原外,坊間還有不同的關節營養保健品,常見的有以下幾款成份,建議選擇配方天然,具臨床實證支持的有效成份,才可針對改善關節健康。 1. 鯨臘脂肪酸Cetylated Fatty Acid 存在於動物體內的獨特脂肪酸組合,可能紓緩腫痛不適外,還有效促進關節潤滑液製造,減少軟骨磨蝕及緩和關節退化問題。 2. 軟骨素Chondroitin 可激活骨關節軟骨細胞製造,亦有助降低軟骨分解酵素的活性,減慢磨蝕。選擇經微解的軟骨素,超微細分子結構有效被身體吸收。 3. 透明質酸 Hyaluronic Acid....
Read More除咗食魚仲可以點補DHA?
眾所周知,深海魚含有豐富的奧米加3脂肪酸 (DHA),可以促進寶寶腦部及眼睛發展。可是較早前食物安全中心選取不同食物樣本進行化驗,結果發現三文魚竟然是有害物質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NDL-PCBs)含量最高的食物,令大家都聞「魚」色變。我們是否從此便要戒食魚?我們又可以怎樣攝取DHA呢? 什麼是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NDL-PCBs)? NDL-PCBs是一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人類致癌物的有害物質,它不但影響內分泌系統,干擾甲狀腺素的水平,亦會影響免疫系統及改變神經行為的發育。NDL-PCBs屬脂溶性物質,會溶解在動物脂肪中,而食安中心選取的71種食物樣本當中,發現其中59個樣本含有NDL-PCBs,以魚類、海產及其製品所驗出的NDL-PCBs含量最高! 食魚是否安全? 三文魚被驗出的NDL-PCBs含量最高,而一般人每日不應攝取NDL-PCBs超過10 納克/每公斤體重,以一個50公斤人士計算,即每日不應攝取多於500納克NDL-PCBs,亦即是大約8至9片三文魚刺身。而寶寶體積較小,以一個三歲約重30磅的幼兒計算,每日不應進食多於24克三文魚,約即只有兩片刺身大小的份量。大家亦可參考以下的圖表 : * 1微克=1000納克 一般情況下,大家無須刻意戒食以上的魚類,可以照著以下一些健康飲食小貼士,從而減低NDL-PCBs的攝取量。 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例如多進食蔬果 避免經常大量進食高NDL-PCBs含量的海產類食物,例如三文魚 適量進食多種不同魚類,且選擇NDL-PCBs含量較低的類別 避免進食過量動物脂肪,例如:...
Read MoreJoin Our Newsletter
Sign up and get special offers and more!